律师解答:法定继承人权利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法定继承人是指在继承开始时与被继承人具有特定亲属关系的人员。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继承遗产应当先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继承人可以放弃继承权。
继承份额分配原则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遵循如下原则:配偶、子女、父母的继承份额一般均等;兄弟姐妹的继承份额一般均等;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继承份额一般均等。有特殊贡献的继承人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但未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少分或不分。代位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与他们所代替的继承人的继承份额相同。因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剥夺继承权的,不得继承遗产。
优先继承权在法定继承顺序中,同顺序继承人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优先继承权:(1)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2)被继承人遗嘱中明确指定的继承人;(3)遗赠扶养人按照遗嘱规定享有优先继承权的继承人。优先继承人与其他同顺序继承人同等的,有权先于其他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
注:以上意见限于问题条件有限,仅供参考,广州律师网;另,自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后,婚姻法、合同法等多部法律已被民法典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