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受贿罪是我国刑法中专门规定的一种犯罪行为,主要指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财物或索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受贿罪的法律后果严重,不仅影响公职人员个人前途,也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下文将详细介绍受贿罪的法律出处和详细规定,并探讨其法律后果。
法律出处与规定
受贿罪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三百七十二条。根据刑法规定,公职人员包括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从事公职的人员。对于公职人员来说,如果其滥用职权、索取财物或者非法利益,刑法明确规定受贿罪的法律后果。
刑罚与刑事责任
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规定,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受贿数额巨大或者在特别重大贿赂案件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此外,若受贿数额较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附带责任与交代
如果受贿罪行与其他犯罪行为同时发生,根据刑法第三百七十一条,可以同时追究受贿罪和其他犯罪的责任。受贿罪犯如能够主动向有关机关交代其犯罪事实并如实供述自己主观方面的犯罪事实,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附带民事责任与追回财物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受贿罪犯在被判刑后,可能还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受贿罪犯违法所得的财物一般被追缴,并返还给受贿的单位或个人。同时,受贿罪犯对受贿行为给受贿单位或个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社会信誉和职业生涯的影响
受贿罪犯被判刑后,除了法律的制裁外,还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道德的谴责。受贿罪犯可能因此丧失公众对其的信任,丧失社会声誉,对其职业生涯产生持久的影响甚终身的限制。此外,受贿罪犯在被判刑后,将会受到一系列严格的监管和监察,限制其社会活动和个人自由。
结语
受贿罪的法律后果严重,包括刑罚与刑事责任、附带责任与交代、附带民事责任与追回财物以及社会信誉和职业生涯的影响等方面。我国刑法对受贿罪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旨在保护公众利益,维护社会公正。每个公职人员应当时刻铭记法律底线,自觉遵守法律,不以任何形式跨越法律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