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罪名

首页 >> 法律法规 >> 刑事罪名

伪造证据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时间:2023-10-03 02:01:02 点击:183

引言:

在中国,伪造证据是一项严重的违法行为,它不仅会破坏司法公正与法治原则,还会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法律对伪造证据的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出处和详细规定:

中国刑法第286条规定:“伪造证据、毁灭证据、妨害作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一条款明确规定了伪造证据的行为属于刑事犯罪,并将其列为破坏司法公正的犯罪行为之一。

根据《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2条的规定,明知或者应当知道所提供的证据是伪造的,却出具、使用伪造证据的,依法应当定罪处罚。这意味着,无论是故意伪造证据还是过失伪造证据,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后果:

1. 刑事责任:

伪造证据属于刑事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国刑法第286条的规定,犯罪行为成立后,犯罪分子将面临刑事制裁,包括但不限于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

2. 民事赔偿:

伪造证据可能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此,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根据中国的民法通则第113条的规定,伪造证据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赔偿损失并承担其他必要的费用。

3. 法律信用记录:

伪造证据不仅会带来刑事和民事法律责任,还会对个人的法律信用记录产生不良影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职业资格

考试暂行办法》第65条的规定,律师若在执业中有严重违法行为,包括伪造证据等,将会被记入律师德才资格信用档案,并可能面临重新培养、调整或者注销律师的处分。

结论:

伪造证据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破坏司法公正,还对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害。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伪造证据的法律后果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赔偿和不良的法律信用记录。因此,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法律,保护司法公正,切实维护自身与他益的合法性。

  联系人:周律师

   电话:18702021010

  传真:18702021010(周:微信同号)

  邮箱:wym2299@gmail.com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莲塘地铁站A出口

Copyright © 2022 羊城律师网 ; ICP备案:粤ICP备2024175707号       本网站仅用于普法目的,部分来自网络,若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