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1年,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认定广东某嘉电气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违法转包业务导致员工蒲某金坠亡,需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费等共计28.3万元。本案聚焦“违法转包的工伤保险责任”与“停工留薪期工资计算”,揭示建筑行业用工合规的重要性。
--- ###案情回顾
2019年3月,蒲某金在广东某嘉电气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承包的工地作业时从高处坠落致重伤,经认定为工伤并鉴定为捌级伤残。优嘉公司主张与蒲某金无劳动关系,拒绝承担工伤保险责任。法院审理查明:优嘉公司将工程违法分包给自然人,且未为蒲某金投保工伤保险,最终判决优嘉公司支付:
• **一次性补助金**:7.5万元(伤残补助金7.18万元+医疗补助金2.61万元+就业补助金9.79万元);
• **医疗费差额**:1.09万元;
• **停工留薪期工资**:7.18万元;
• **护理费、伙食补助费**等合计1.94万元。
争议焦点与法院判决
**争议焦点:**
1. 优嘉公司是否需对蒲某金的工伤承担责任?
2. 工资标准及停工留薪期如何计算?
3. 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应否全额支持?
**法院认定:**
1. **工伤保险责任**:优嘉公司违法转包业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即使双方无劳动关系,仍需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2. **工资标准**:蒲某金主张日薪300元,与建筑行业市场价相符,法院采信其月平均工资6525元;
3. **费用计算**:医疗费差额1.09万元、护理费1.29万元(住院110天)、伙食补助费6450元(50元/天)等均获支持。
**判决结果:**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判决优嘉公司支付各项费用共计28.3万元,并承担案件受理费(案号:(2021)粤0111民初31887、31888号)。
法律分析
1. **违法转包的法律后果**:建筑企业将业务分包给无资质的个人,需对用工人员的工伤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 **工伤保险待遇计算**:依据《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捌级伤残对应11个月本人工资的一次性补助金,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分别按4个月和15个月计算;
3. **停工留薪期工资**:以原工资为基数,最长不超过12个月,需结合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确定。
律师提醒
1. **对建筑企业的建议:**
• **合规用工**:禁止将工程分包给无资质的自然人,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工伤保险;
• **完善管理**: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定期排查施工隐患,避免因管理疏漏引发重大事故;
• **证据留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如监控、考勤表),争议时作为抗辩依据。
2. **对劳动者的建议:**
• **维权前置**:发生工伤后第一时间就医并保存病历、费用清单等证据;
• **明确责任主体**:若被违法分包,可同时起诉用工单位和发包方,要求连带责任赔偿;
• **合理主张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以劳动合同约定或行业平均工资为基准,护理费需结合医嘱和护理等级计算。
3. **案件亮点与改进:**
• **法院支持全额医疗费差额**:凸显对劳动者实际损失的倾斜保护;
• **否定“误工费”主张**:停工留薪期结束后无法律依据再索要误工费。不足在于,蒲某金未能举证部分门诊费用与工伤关联性,导致部分诉求被驳回。